简介
鳡(gǎn)(Elopichthys bambusa),属鲤形目,鲤科,雅罗鱼亚科,鳡属。俗称黄鱄、黄钻、黄颊鱼、竿鱼、水老虎、大口鳡、鳏。英文名为Yellowcheek carp 。其体细长,亚圆筒形,头尖长。吻尖,呈喙状。口大,端位,下颌前端正中有一坚硬突起与上颌凹陷处相嵌合。无须,眼小,稍突出。下咽齿3行,齿末端呈钩状。鳞细小。背鳍较小,其起点位于腹鳍之后;尾鳍分叉很深。体背灰褐色,腹部银白色,背鳍、尾鳍深灰色,颊部及其它各鳍淡黄色。喜食比它小的鱼类。(一般饲养鱼塘有几条鳡鱼整个鱼塘其他鱼类基本就绝迹,为一般鱼类养殖户天敌)部分地区把它与青鱼类混淆,方言称之为鳡丝混。
鳡鱼又称“黄鲇”、“黄秸杆”、“齐口鳡”、“黄口鳡”等。淡水鱼。黄鲇头小而长,呈长筒形,吻尖口大,尾鳍分叉,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,与上颌的凹陷相嵌合,鳞细小而密,背部灰黑色,腹部银白色。
鳡鱼在我国分布最广,黑龙江流域、辽河、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珠江、红河及其支流,以及洞庭湖、鄱阳湖、太湖、巢湖、洪湖等大水域都有分布,而其中以长江为最多。黄鲇鱼是鲤科中凶猛的肉食性鱼类,它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,属江湖半回游性鱼类,生殖期间在大江大河的中上游有急流的水域产卵,冬季在深水区越冬。天越热,水温越高,黄鲇鱼的活动能力越强,食量越大。黄鲇鱼的觅食以视觉为主,而它的眼睛却是近视的,贪婪而凶狠的性格,使它见物就吞,就是水面漂浮的树叶也当食饵而扑咬。因此,利用黄鲇鱼视力不好又凭视觉觅食的弱点,使用假饵诱钓效果颇佳。黄鲇鱼的嗅觉比较好,对动物肝脏的血腥味尤敏感,所以用鲜肝、活青蛙、活鲫鱼、小鲤鱼、野鼠等真饵效果也不错。垂钓黄鲇鱼用轮竿钓、排钩钓都行。
鳡的身形如梭,体色微黄,腹部银白,背鳍、尾鳍青灰色。
体细长,稍侧扁,腹部圆,无腹棱。体长约80厘米,最大者可达2米,重可达67公斤。
头长而前端尖,吻长远超过吻宽。口大,端位,口裂末端可达眼缘的下方。下颌前端有一坚硬的骨质突起,与上颌前缘的凹陷相吻合,上下颌均粗壮。眼小,鳞细,侧线鳞110~117。背鳍Ⅲ9~10,很小,起点位于腹鲭之后。臀鳍Ⅲ10~11。尾鳍分叉很深。体微黄,腹部银白色;背鳍、尾鳍青灰色,颊及其他各鳍淡黄色。